成語(Idiom):昭然若揭(zhāo rán ruò jiē)
發音(Pronunciation):zhāo rán ruò ji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實明顯、真相顯露無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昭然若揭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昭”意為明顯,清楚,顯而易見,“然”意為確實,無疑,“若”意為好像,仿佛,“揭”意為揭露,發現。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事情的真相或本質顯露出來,不再隱藏或掩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昭然若揭常用于描述事實明顯、真相無法掩蓋的情況??梢杂脕硇稳萁衣兑粋€秘密、曝光一個真相、發現一個隱情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昭然若揭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卷五十八·韓安國傳》中。故事講述了漢朝時期,韓安國為了掩蓋自己貪污受賄的事實,假裝送給皇帝一匹價值很高的寶馬。然而,皇帝一眼就看出了這匹寶馬是假的,于是大怒并揭露了韓安國的貪污行為。從此,人們用“昭然若揭”來形容事實明顯、真相無法掩蓋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昭然若揭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三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謊言被揭穿后,他的形象昭然若揭。
2. 這個丑聞被媒體曝光后,公司的內部問題昭然若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揭開一個蓋在上面的布,顯露出隱藏在下面的東西,這樣就能記住“昭然若揭”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揭露、真相等相關的成語,例如“真相大白”、“暴露馬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考試時作弊被老師發現,真相昭然若揭。
2. 初中生:這個公司的內幕交易被記者揭露,真相昭然若揭。
3. 高中生:他的假扮被別人識破,真相昭然若揭。
4. 大學生:這個政府官員的貪污行為被媒體揭露,真相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