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賦
成語(Idiom):獻賦(xiàn fù)
發音(Pronunciation):xiàn f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獻上賦稅(指向國家繳納稅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獻賦是指向國家繳納賦稅,表示對國家的忠誠和奉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獻賦一詞多用于古文或文言文中,描述向國家納稅的行為,也可用于形容個人或組織對社會公益事業的奉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獻賦一詞源自《左傳·宣公十一年》,故事發生在公元前606年,那時候的魯國國君宣公希望能夠減輕百姓的賦稅負擔,于是他下令讓百姓獻賦的數量減半。這個故事反映了宣公關心百姓疾苦的思想,也成為了獻賦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獻賦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獻”是動詞,表示奉獻;“賦”是賓語,表示賦稅。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每年都按時獻賦,表達了對國家的忠誠。
2. 這家公司經常向慈善機構獻賦,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獻賦這個成語??梢韵胂笠粋€人將自己的財產獻給國家,表達了對國家的忠誠和奉獻之情。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稅務相關的詞匯,了解稅收制度和納稅義務。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爸爸每年都按時獻賦,為國家做貢獻。
2. 初中生:我們應該認真學習,將來為社會獻賦。
3. 高中生:納稅是每個公民的義務,我們應該積極獻賦。
4. 大學生: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應該為社會獻賦,參與公益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