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鐘
基本解釋
指音制標準的樂鐘?!侗笔贰の号R淮王譚傳》:“又有儀鐘十四,虛懸架首,初不叩擊,今便刪廢,以從正則?!?/p>
成語(Idiom):儀鐘
發音(Pronunciation):yí zh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儀態莊重,言行端正,符合禮儀規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儀鐘意指人的儀表舉止莊重端正,符合禮儀規范,形容人的行為態度端莊大方,符合社會道德標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儀表舉止端莊莊重,或者形容一種莊重的氛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襄公二十二年》中有一則故事,說的是魯國襄公準備出征,他讓大夫子貢為他制作大鐘,子貢很細心地制作了一具莊重的大鐘。后來這個大鐘被人稱為“儀鐘”,成為一種象征莊重和規范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儀鐘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儀表舉止莊重大方,就像一座儀鐘一樣。
2. 這個會場上氣氛莊重肅穆,宛如一座儀鐘。
3. 這位老師言行舉止都符合教師的儀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想象一個莊重的大鐘,鐘聲響起時,人們都會注意到,因此儀鐘也是一種引人注目的象征。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儀表堂堂”、“儀態萬方”等,以加深對儀表舉止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老師總是穿著整齊,儀鐘莊重。
2. 初中生:參加頒獎典禮時,同學們都穿著整齊,儀鐘莊重。
3. 高中生:他的儀表舉止非常好,儀鐘莊重,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 大學生:在公共場合,我們應該注意儀表舉止,保持儀鐘莊重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