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空空洞洞
發音(Pronunciation):kōng kōng dòng dò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內容空虛,毫無實質或意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空空洞洞是由兩個相同的詞語“空”和“洞”組成的成語。空指沒有實質、沒有內容,洞指空洞無物。結合在一起,表示某事物或言論沒有實質性的內容,毫無意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空空洞洞常用于形容某種言論、文章、課程等內容缺乏實質性、深度或意義。也可用于形容某人的思想或言辭空洞無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空空洞洞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小說《喻世明言》中。故事中,有個人為了討好上司,不斷地說些虛無縹緲的話,被人戲稱為空空洞洞的。后來,這個詞語就被廣泛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空空洞洞屬于形容詞短語的成語,由兩個相同的詞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內容空空洞洞,毫無說服力。
2. 這篇文章寫得空空洞洞,沒有實質性的觀點。
3. 這個項目計劃沒有具體的實施方案,只是空空洞洞的口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空空洞洞”與一張空洞的圖像進行關聯來記憶。想象一個空洞的容器里什么都沒有,就像“空空洞洞”的意思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其他與內容空虛、毫無意義相關的成語,如“無中生有”、“空穴來風”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故事太空空洞洞了,沒有什么好玩的。
2. 初中生:老師的課講得太空空洞洞了,沒有新知識。
3. 高中生:這篇文章的論點太空空洞洞了,沒有實質性的支持。
4. 大學生:他的演講內容空空洞洞,沒有深度的分析。
5. 成年人:這個政策只是空空洞洞的承諾,沒有實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