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輔
基本解釋
漢 三輔之一 左馮翊 的別稱。因在 京兆尹 之左(東)得名。后世亦稱京東之地為“左輔”。 唐 杜甫 《沙苑行》:“君不見, 左輔 白沙如白水,繚以周墻百餘里。” 仇兆鰲 注:“ 夢弼 曰:《漢書》:‘ 京兆尹 、 左馮翊 、 右扶風 ,謂之三輔。’ 同州 、 漢 屬 馮翊郡 ,故曰 左輔 。” 唐 杜甫 《留花門》詩:“連云屯 左輔 ,百里見積雪。”
成語(Idiom):左輔
發音(Pronunciation):zuǒ f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左輔是一個古代政治術語,指的是輔佐君主的官員,通常是指擔任宰相或輔佐國君的重要大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左輔一詞源于《尚書·洪范》中的記載,意指君主左側的輔佐官員。在古代中國的統治體制中,君主往往需要依靠得力的輔佐官員來管理國家事務。左輔作為君主身邊的重要大臣,具有輔佐君主執政的職責和權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左輔一詞多用于形容輔佐國君、輔助領導者的重要官員。它可以用來形容在政治、企業或其他組織中,擔任重要職位的人員,他們能夠給予領導者支持和建議,幫助其有效地管理和決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輔一詞最早出現在《尚書·洪范》中,該書是中國古代的一部重要經典之一,記載了古代政治制度和禮儀制度的內容。在古代,左右有位是非常重要的,左輔作為君主左側的輔佐官員,具有重要的政治地位和權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左輔是一個雙音節成語,由“左”和“輔”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中擔任左輔的角色,為公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2. 這位總統的左輔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政治家,對國家的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左輔”與“輔佐君主”聯想起來進行記憶。左輔是君主左側的重要大臣,輔佐君主執政,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和禮儀制度,了解古代官員的職責和權力,以及他們在國家管理中的作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10歲):我的爸爸是學校的左輔,他幫助校長管理學校的事務。
2. 初中生(11-14歲):我希望將來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左輔,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
3. 高中生(15-18歲):政治課上我們學習了古代官員的角色,左輔在國家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