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肆
基本解釋
(1).市場;市中店鋪。 漢 賈誼 《諫鑄錢疏》:“市肆異用,錢文大亂。”《后漢書·王充傳》:“常游 洛陽 市肆,閲所賣書,一見輒能誦憶,遂博通眾流百家之言。” 宋 蘇軾 《郭忠恕畫贊》:“時與役夫小民入市肆飲食。”
(2).泛指市鎮。 宋 葉適 《宜人鄭氏墓志銘》:“水暴至,闥啟膝沒……監故千餘家,市肆皆盡,茅葦有無起滅波浪中。”《金瓶梅詞話》第十八回:“﹝ 西門慶 等﹞倚勢害人,貪殘無比,積弊如山,小民蹙額,市肆為之騷然。”
近義詞
成語(Idiom):市肆
發音(Pronunciation):shì s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市場、商賈云集的地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市肆是指古代城市中集中貿易、商業活動的地方,也用來形容人群熙攘、喧囂的場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繁華、熙攘的市場或人群聚集的場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市肆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外篇·逍遙游》中。據說,古代有一位名叫莊周的哲學家,他以逍遙自在的心態游歷世界,從而體驗到了人世間的繁華喧囂。莊子在《逍遙游》中寫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這段文字中的“緣督以為經”一句,意思是依靠市肆來維持生活,保護自己、養活家人,度過一生。這也是市肆成為成語的由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市肆由兩個漢字組成,形式為“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城市的市肆非常繁忙,各種商品琳瑯滿目。
2. 我們來到古鎮的市肆,感受到了濃厚的歷史氛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市肆”與繁華喧囂的市場或人群聚集的場所聯系起來,形象地聯想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商業發展歷程,以及古代市場的特點和文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去過一個市肆,里面有很多好吃的東西。
2. 初中生:市肆上人山人海,各種商品琳瑯滿目,很有意思。
3. 高中生:市肆是古代商業繁榮的象征,也是人們交流、交易的重要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