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昏
成語(Idiom):童昏 (tóng hūn)
發音(Pronunciation):tóng h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年幼無知,無法理解事理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童昏是由“童稚”和“昏亂”兩個詞組成的成語。童稚表示年幼無知,昏亂表示思維混亂。合在一起表示一個人的思維狀態像是年幼無知,無法理解事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人思維混亂,無法理解事情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智商低下,無法明辨是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班超傳》中,原文是“童昏不識晝夜”,形容班超的兒子班固年幼無知,不分白天黑夜。后來,這個成語逐漸演變為形容年幼無知,無法理解事理的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童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孩子太童昏了,連最簡單的問題都回答不出來。
2. 他看起來年紀不小,可是思維卻像童昏一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童昏”拆分為“童稚”和“昏亂”兩個詞,聯想一個年幼無知、思維混亂的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例如“昏庸”、“昏聵”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的弟弟太童昏了,連加減法都不會做。
2. 初中生:他的思維真是童昏,連這么簡單的問題都答不出來。
3. 高中生:這個電影讓我感覺到了人類的童昏,對環境問題漠不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