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
基本解釋
◎ 大凡 dàfán
[in most cases;generally] 用在句首,表示對某個范圍的人或事物的總括,常在它后面用“總”、“都”相呼應
大凡搞陰謀詭計的人,都沒有好下場
英文翻譯
1.generally; in most cases
詳細解釋
(1).猶大要。《荀子·大略》:“禮之大凡:事生,飾歡也;送死,飾哀也;軍旅,飾威也。” 宋 蘇軾 《孔毅甫鳳咮石硯銘》:“如樂之和,如金之堅,如玉之有潤,如舌之有泉,此其大凡也?!?姚華 《曲海一勺》:“文章流別,自古已繁,綜其大凡,略有二類:無韻曰筆,有韻曰文?!眳⒁姟?大要 ”。
(2).表示總括一般的情況,猶言大抵?!?a href="/r_ci_4c0d31f14b8a027d80ecd66e21646064/" target="_blank">禮記·祭法》:“大凡生於天地之間者皆曰命,其萬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此五代之所不變也。” 唐 韓愈 《送孟東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 郭沫若 《斷斷集·青年與文化》:“大凡偉大的文學、科學的創作和發明,都是三十前后的人的成就?!?br>(3).總計;共計。《史記·吳太伯世家》:“大凡從 太伯 至 壽夢 十九世?!薄端鍟そ浖疽弧罚骸?歆 遂總括羣篇,撮其指要,著為《七略》……大凡三萬三千九十卷?!?/p>
成語(Idiom):大凡
發音(Pronunciation):dà f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一般,通常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凡意為一般、通常,表示事物的普遍性、一般性。多用來形容事物的一般情況,不包括特殊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大凡可用于各種語境中,可以描述人的行為、物品的特點、情況的普遍性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董仲舒傳》中有一則故事,說的是董仲舒在任教時,有一位學生問他:“大凡之道,何如?”董仲舒回答說:“道雖大凡,窮理尚多?!睆拇撕?,“大凡”成為了一個表示一般、普遍概念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問題大凡人都能夠解決。
2. 他的觀點大凡是正確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大凡”理解為“大家都普遍知道的”,從而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大凡”相似意義的成語,如“普通”、“一般”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大凡的學生都喜歡放學后玩耍。
2. 初中生:大凡的作業都需要認真完成。
3. 高中生:大凡的學生都希望能夠考上理想的大學。
4. 大學生:大凡的學生都會面臨找工作的壓力。
5. 成年人:大凡的人都希望生活過得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