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紋
成語(Idiom):斷紋
發音(Pronunciation):duàn w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紋斷裂或破損,比喻事物中斷或中途受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斷紋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斷”指斷裂或中斷,“紋”指指紋。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事物在發展過程中遭遇阻礙或中途中斷。它強調了事物發展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當發生斷紋時,事物的發展受到限制或中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斷紋常用于形容事物的發展中出現的意外中斷或阻礙。可以用來描述個人的進步受到困難、項目的推進受到阻礙、計劃的實施受到延遲等情況。此外,它還可以用來形容人際關系中出現的隔閡或中斷。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斷紋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紋飾藝術。在古代,人們常常在器物上雕刻紋飾,以增加美觀和藝術價值。然而,如果紋飾中出現斷裂或破損,就會破壞整個作品的完整性和美感。因此,斷紋逐漸被引申為比喻事物中途受阻或發展受限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其他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事業因為一次意外事故而斷紋了。
2. 這個項目由于資金問題斷紋了。
3. 他的學習進步中途遇到了斷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斷紋”這個成語與紋飾藝術的概念聯系起來記憶。想象一幅美麗的紋飾作品,但其中出現了斷裂的紋路,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斷紋相關的成語或詞語,如“斷壁殘垣”、“斷章取義”等。了解這些相關的成語或詞語可以幫助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斷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原本計劃每天寫一篇作文,但因為生病,我的計劃斷紋了。
2. 初中生(13-15歲):我一直努力學習英語,但由于缺乏練習的機會,我的英語水平斷紋了。
3. 高中生(16-18歲):我們團隊原本計劃在一個月內完成這個項目,但由于人員調動,項目進展斷紋了。
4. 大學生(19-22歲):我本來打算參加夏令營鍛煉身體,但因為家里發生了緊急情況,計劃斷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