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供食節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shí ji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為了滿足別人的需求而自己節衣縮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供食節這個成語由“供食”和“節”兩個詞組成。供食指為別人提供食物,節指節約、節儉的意思。供食節的含義是指為了滿足別人的需求而自己節衣縮食,舍己為人的精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供食節常用于描述一個人為了幫助他人或滿足他人的需求而自己節約、節儉的情況。可以用來贊美一個人的無私奉獻精神,也可以用來批評一個人太過于節約而忽略了自己的需求。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供食節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傳說。相傳,古代有一位名叫李靖的官員,他在一個貧瘠的地方任職,但他非常關心百姓的生活。一年夏天,由于連續的干旱,百姓們面臨著饑荒的困境。李靖得知后,決定自己節衣縮食,將自己的糧食分給百姓,以解他們的饑餓。這個故事傳開后,人們用“供食節”來形容李靖的無私奉獻精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供食節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動詞和一個名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供養弟弟上學,過著供食節的生活。
2. 在經濟困難時期,他們一家人過著供食節的日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供食節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拿著一碗食物,而自己卻只能吃很少的一口,表示他為了滿足別人的需求而自己節衣縮食。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節約、奉獻相關的成語,如“節衣縮食”、“舍己為人”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為了幫助同學,過著供食節的生活。
2. 初中生:她為了資助貧困地區的孩子,過著供食節的日子。
3. 高中生:為了實現夢想,他過著供食節的生活,省下的錢用來支付學費。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供食節”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