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結義
成語(Idiom):桃園結義
發音(Pronunciation):táo yuán jié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三個或更多的人在困境中相互結盟,共同努力,堅持正義,不離不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出自中國古代著名的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故事中,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人在桃園中結成義兄弟,并立下誓言,決心共同抗擊外敵,維護國家的安寧和人民的福祉。這個成語形象地表達了團結合作、同舟共濟的精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人們在困難時彼此支持、共同努力的情景,可以用來表達團結合作、共同奮斗的精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作家羅貫中。故事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三國鼎立時期的歷史事件和英雄人物的故事,被廣大讀者所喜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桃園結義由“桃園”和“結義”兩個詞組成,其中,“桃園”指的是劉備、關羽和張飛結義的地方,“結義”表示結成義兄弟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我們團隊中,大家像桃園結義一樣,共同努力,共同進步。
2. 他們三個人像桃園結義的兄弟一樣,互相支持,共同戰勝了困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桃園中三個人的情景,想象他們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團結一致的形象。也可以嘗試用自己熟悉的故事或情景來類比桃園結義的精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深入了解《三國演義》這部古代小說的故事情節和歷史背景,了解更多與桃園結義相關的故事和人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同學都像桃園結義一樣,互相幫助,一起度過了難題。
2. 初中生:這個團隊的成員都像桃園結義的兄弟姐妹一樣,共同努力,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奮斗。
3. 高中生:在這個關鍵時刻,我們應該像桃園結義一樣,團結起來,共同抵抗外部的壓力。
4. 大學生:桃園結義的精神在現代社會仍然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們應該秉持這種精神,共同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