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舉首加額
發音(Pronunciation):jǔ shǒu jiā 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們因為驚訝、害怕或驚恐而抬起頭來,額頭也跟著一起抬起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舉首加額是由“舉首”和“加額”兩個詞組成的,表示人們因為驚訝、害怕或驚恐而抬起頭來,額頭也跟著一起抬起來。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人們在遭遇意外或驚嚇時的表情和動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人們在面對突發事件時的驚訝或害怕的表情。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們在被嚇到或驚訝到時的反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杜喬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杜喬是東漢末年的一位大臣,他曾經被司馬懿嚇得連連后退,額頭上的青筋都凸出來了。從此以后,人們用“舉首加額”來形容因嚇到或驚訝而額頭凸起的樣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當他聽到這個消息時,他舉首加額,一臉驚訝的表情。
2. 看到那只巨大的蜘蛛,小明舉首加額,嚇得目瞪口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舉首加額”與驚訝或害怕的表情聯系起來,想象自己在面對令人吃驚的事情時抬起頭,額頭也跟著一起抬起來的樣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驚訝或害怕的成語,比如“目瞪口呆”、“驚訝萬分”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看到老師突然進來,同學們都舉首加額,嚇了一跳。
2. 初中生:考試成績出來后,他舉首加額,原來自己得了滿分。
3. 高中生:聽到老師說要取消假期,全班的學生都舉首加額,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