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奬
基本解釋
君主的知遇之恩。《文選·任昉<奉答敕示七夕詩啟>》:“謹輙牽率庸陋,式詶天奬。” 劉良 注:“奬,猶恩也。” 唐 李白 《為趙宣城與楊右相書》:“但宣布王澤,式酬天奬。”
成語(Idiom):天奬 (tiān jiǎng)
發音(Pronunciation):tiān jiǎ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上天賜予的獎勵或榮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天奬是由“天”和“奬”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天指上天,奬指獎勵。天奬的意思是上天賜予的獎勵或榮譽。形容某人因為功績或才能而得到的特別獎勵。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天奬常用于形容某人因為卓越的成就或突出的才能而受到高度的贊揚和獎勵。可以用來形容各種各樣的榮譽和獎項,如學術上的獎學金、體育賽事中的冠軍獎杯、藝術領域中的大獎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天奬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傳說故事。相傳古代有一位名叫楊震的學者,他年輕時非常聰明才智過人,因此被稱為天才。有一天,他參加了科舉考試,結果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被授予了狀元的頭銜。這個消息傳到天上后,上天為了表彰他的才華和努力,決定賜予他一件珍貴的天奬。從此以后,天奬成為了形容榮譽和獎勵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天奬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國際數學競賽中獲得了一枚天奬。
2. 這位年輕的畫家憑借其獨特的藝術風格贏得了一項天奬。
3. 她因為在音樂比賽中的出色表現而受到了天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天奬”與天空中的星星相聯想,星星通常被認為是上天賜予的獎勵,因此可以通過想象星星來記憶天奬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和傳統的文化獎勵制度,以及其他與榮譽和獎勵相關的成語,如“錦上添花”、“龍飛鳳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因為在學校的作文比賽中獲得了一枚天奬。
2. 初中生(13-15歲):她因為在數學競賽中的優異表現而被授予了一項天奬。
3. 高中生(16-18歲):他通過努力學習,成功地獲得了一所名牌大學的天奬獎學金。
4. 大學生(19-22歲):她在研究生論文競賽中獲得了一枚天奬,為自己的研究工作贏得了廣泛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