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頞
成語(Idiom):縮頞(suō ài)
發音(Pronunciation):suō 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因受到驚嚇或害怕而蜷縮起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縮頞是一個形容詞,用于形容人因受到驚嚇、害怕或緊張而蜷縮起來的樣子。這個成語可以形容人的身體姿勢,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情緒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縮頞常常用于描寫人在面對緊急、危險或不安全的情況下,因恐懼而蜷縮起來的樣子。例如,當人受到突然的威脅或驚嚇時,會不自覺地縮頞起來。這個成語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在緊張、焦慮或不安的情況下,身體緊繃,情緒壓抑的樣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縮頞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原文為“縮頞懷不安之心,而藏諸懷中”。后來,這個成語逐漸流傳開來,成為用來形容人受到驚嚇或害怕時的形象描寫。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縮頞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縮”和“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當地發生了一起地震,人們都縮頞在桌子下躲避。
2. 面對考試壓力,他緊張得縮頞在椅子上。
3. 孩子們看到蜘蛛就會縮頞起來,害怕被咬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記憶縮頞這個成語:
- 將“縮”字和“頞”字分開記憶,分別記憶它們的發音和意義。
- 想象一個人受到驚嚇或害怕時,會不自覺地蜷縮起來的樣子,將這個形象與縮頞這個成語聯系起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縮頞相關的成語,如“縮手縮腳”、“縮頭縮腦”等,以擴展對這類成語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 小學生:當我看到蛇的時候,我嚇得縮頞在墻角。
- 初中生:她對公眾演講非常緊張,站在講臺上縮頞著說話。
- 高中生:在恐怖片中,女主角面對鬼怪時縮頞在角落里,非常驚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