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堵時代(dǔ shí dài)
發音(Pronunciation):dǔ shí d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社會發展停滯,進步受阻的時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堵時代是由兩個詞語組成,其中,“堵”意為阻塞、停滯,“時代”指某個特定的歷史時期。堵時代形容社會發展停滯,進步受阻,人們面臨困境和挑戰,無法取得進步和發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堵時代常用于描述社會、經濟或政治方面的狀況。當一個社會、國家或組織發展遇到困境,無法突破現有的局面,進步受阻時,可以使用這個成語來形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堵時代這個成語沒有具體的故事起源,但它反映了社會發展中的一種現象。在中國的歷史上,曾經有一些時期被形容為堵時代,如清朝末年、文化大革命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堵時代”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堵”為動詞,表示阻塞、停滯;“時代”為名詞,表示某個特定的歷史時期。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國家正面臨著堵時代,經濟增長停滯不前。
2. 在這個堵時代,我們需要找到突破的方式來推動社會發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堵時代”與社會發展停滯的場景聯系在一起來記憶。可以想象在一個擁堵的交通路口,車輛無法前進,人們被堵在原地,無法向前發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社會發展相關的詞語和成語,如“發展滯后”、“進步受阻”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這個國家的堵時代讓人們的生活變得困難。
2. 初中生(13-15歲):我們正處于一個堵時代,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改變現狀。
3. 高中生(16-18歲):堵時代的到來讓人們對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
4. 大學生及以上(19歲及以上):堵時代需要我們思考如何破解困局,推動社會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