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得
基本解釋
貪得。《史記·律書》:“咎生窮武之不知足,甘得之心不息也。”
成語(Idiom):甘得(gān dé)
發音(Pronunciation):gān d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甘愿得到,心滿意足地得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表示滿足于目前所得到的,不貪求更多。形容心態滿足,不計較得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得到一定利益后,不再追求更多的欲望,心滿意足的狀態。也可以用來勸告別人要滿足于現狀,不要貪得無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羊祜傳》中記載了這個成語的故事。羊祜是晉朝的一位重要官員,他曾任丞相,后來被貶為庶民。在晉元帝時期,有人勸他去投降北方的鮮卑族,但羊祜卻說:“我已經得到了丞相的尊位,再也不求其他。”這個故事形成了“甘得”的含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甘得于現狀,從不追求更高的職位。
2. 雖然只是一份普通的工作,但他對自己的工作非常甘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甘得”與“甜得”進行聯想,想象在得到甜食后的滿足感,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知足常樂”、“得過且過”等,來拓展對滿足與知足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考試中得了滿分,我很甘得。
2. 初中生:我買到了心儀已久的新款手機,我非常甘得。
3. 高中生:我考上了理想的大學,我對自己的努力感到甘得。
4. 大學生:我找到了一份滿意的實習工作,我很甘得。
5. 成年人:我已經有了穩定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我對現狀很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