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yī bào hái yī bào ㄧ ㄅㄠˋ ㄏㄞˊ ㄧ ㄅㄠˋ一報還一報(一報還一報)
(1).謂報應不爽。 元 紀君祥 《趙氏孤兒》第四折:“做冤讐能做毒,少不的一報還一報。” 明 無名氏 《白兔記·看瓜分別》:“ 李洪一 這般樣做作,交你一報還一報。”
(2).猶言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十七:“明兒大伙一人帶一根大棒子,用大棒子來審 韓大棒子 ,這叫一報還一報。”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一報還一報
成語(Idiom):一報還一報
發音(Pronunciation):yī bào huán yī b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以報復報復,以報答報答。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對別人的惡意行為進行報復,并對別人的好意行為給予回報。意味著以同樣的方式對待別人,以報復惡意,以回報善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們對待別人的行為具有回應性和報復性。可以用來提醒人們要對待別人的行為負責,并以同樣的方式對待別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王莽傳》中。據說,漢朝末年,有一個叫王莽的人,他曾經做過一件非常殘忍的事情。他殺害了一位叫王匡的人,并且迫使王匡的妻子嫁給他。后來,王莽的兒子也被殺害了,他的妻子也被迫嫁給了殺害他兒子的人。王莽聽說這件事后,非常憤怒,決定報復殺害他兒子的人。于是,他找到了那個人的妻子,并殺害了她。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對待別人的行為要負責,以同樣的方式對待別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四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欺負我,我就會一報還一報。
2. 他對我很好,我也會一報還一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使用“報復”和“回報”這兩個詞來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通過將這兩個詞與成語的發音相結合,可以更容易地記憶和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報復和回報相關的成語,如“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等。這些成語都與對待別人的行為有關,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應用這些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打我一下,我就要一報還一報。
2. 初中生:如果別人對我做了壞事,我會一報還一報。
3. 高中生:我認為,對待別人的行為應該以同樣的方式回應,就像一報還一報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