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行
成語(Idiom):得行
發音(Pronunciation):dé x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表示某種行為或做法是可行的或適宜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得行是由“得”和“行”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得”表示獲得、達到的意思,“行”表示行動、做法的意思。聯合在一起,表示某種行為或做法是可行的或適宜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得行常用于口語和書面語中,用來表示某種行為或做法是可行的、適宜的,也可以用來回答別人的請求或建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得行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中。故事講述了齊國的公子糾因為受到人民的愛戴,想要自立為君主,但被人們勸阻。公子糾聽從了人們的意見,最終決定放棄自立,回歸正道。他說:“吾得人心,行吾道,故吾行。”意思是他能夠得到人民的支持,實行自己的政策,所以他要回歸正道。后來,這個故事中的“得人心”和“行吾道”逐漸演變成了成語“得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得行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方案聽起來不錯,可以得行。
2. 你的建議很實用,我覺得可以得行。
3. 如果你能夠按照我的要求去做,那就得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得行”與“可行”進行聯想,它們的意思相似,都表示某種行為是可行的。可以通過記憶這個聯想來幫助記憶“得行”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不可思議”、“行得通”等,來擴展對“得行”這個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我覺得我們可以在國慶節舉辦一個運動會,你看得行嗎?
2. 初中生:我們可以利用周末時間開展一些社會實踐活動,這樣既能鍛煉自己,又能為社區做貢獻,你覺得得行嗎?
3. 高中生:我想申請一個暑期實習機會,可以鍛煉自己的能力,同時也能豐富簡歷,你覺得得行嗎?
4. 大學生:在學校開設一門關于創業的課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創業的過程和技巧,你覺得得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