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賢
成語(Idiom):棲賢
發音(Pronunciation):qī xi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棲居在賢人之間,表示向賢能的人學習,尋求智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棲賢是由“棲”和“賢”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棲,意為棲息、停留;賢,指有才德、有智慧的人。棲賢的含義是指一個人能夠在賢人之間停留、學習,以此來尋求智慧和提高自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棲賢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虛心向賢者學習,希望能夠通過與有智慧的人交流來提升自己的修養和知識。可以用于贊美一個人謙虛好學的品質,也可以用于自勉,提醒自己要虛心學習。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棲賢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荀子·勸學》。荀子是戰國時期的著名思想家,他在《勸學》一文中寫道:“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意思是說,我曾經整天思考,不如一會兒學習;我曾經站在地上仰望,不如登高遠望。登高不是伸長了手臂,而是能看得更遠;呼喊不是加快了聲音,而是能讓更多人聽到。這段話告訴我們,要向有智慧的人學習,才能獲得更廣闊的視野和更多的收獲。從而形成了“棲賢”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棲賢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以來都很虛心,善于棲賢,所以在工作中不斷進步。
2. 這個年輕人懂得棲賢,經常向老師請教,進步很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棲賢”這個成語與“棲息在賢人之間”這個意象聯系起來,形象地表示一個人在賢者身邊住宿、學習,從而獲得智慧。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智慧、學習相關的成語,如“師心自用”、“攀龍附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老師一樣棲賢,努力學習,變得更聰明。
2. 初中生:我喜歡閱讀名人傳記,從中學到很多知識和經驗,這就是我棲賢的方式。
3. 高中生:我希望能夠在大學里遇到更多有智慧的人,棲賢,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
4. 大學生:大學是一個廣闊的知識海洋,我要充分利用這個機會,向教授們棲賢,拓寬自己的學術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