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民榜
基本解釋
安定民心的布告。 清 王逋 《蚓庵瑣語》:“貝勒王扎營演武場,先遣數騎進城,揭安民榜。”
成語(Idiom):安民榜
發音(Pronunciation):ān míng bǎ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能夠維護社會治安,使人民安居樂業的官員或機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安民榜是由“安民”和“榜”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安民”表示維護社會治安,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榜”是指公告或官方文件。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指能夠維護社會治安,使人民安居樂業的官員或機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有能力維護社會治安、保護人民利益的政府官員或執法機構。也可以用來形容一些有關維護社會秩序、保護人民安全的工作或措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根據史書記載,安民榜最早出現在南宋時期。當時,南宋朝廷為了維護社會治安,設立了一種名為“安民榜”的官方文件。這個榜單上列出了各地的治安官員名單,負責維護當地的社會秩序和人民的安全。這個措施得到了廣大人民的支持和贊譽,后來成為了一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賓語 + 動賓關系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市長在治安問題上做出了很多努力,被譽為地方的安民榜。
2. 這個警察局設立了一個安民榜,每月公布出色的警員名單。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安民榜”與維護社會治安、保護人民安全的官員或機構聯系起來。可以想象一個官員或機構在一張公告上列出了一份名單,上面寫著“安民榜”,表示他們的工作是維護社會治安、保護人民安全。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法律制度和治安管理制度,以及現代社會的安全維護機制。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的班主任是個很好的老師,她像安民榜一樣保護我們,讓我們安全學習。
2. 初中生:警察叔叔們每天都在努力工作,他們是社會的安民榜,保護我們的安全。
3. 高中生:政府應該加強治安管理,建立更多的安民榜,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