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義
成語(Idiom):明義
發音(Pronunciation):míng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明確的意思或含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詞語的意義清晰明確,不會引起歧義或誤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描述語言或文字表達的清晰明確,也可以用于形容人的言行直率、不含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二十五年》中有一則故事。春秋時期,魯國的公子重耳被迫離開魯國,流浪于外。有一次,他來到了齊國,見到了齊國的大夫士鞅。士鞅問重耳:“公子何以來?”重耳回答說:“明以公子之命。”士鞅聽后,非常贊賞重耳的直率和明確的回答,因此對重耳非常禮遇。這個故事成為了“明義”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說話明義,不拐彎抹角。
2. 這篇文章的明義讓人一目了然。
3. 老師的教學方法明義,學生們很容易理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記憶故事起源來記憶這個成語,例如想象重耳和士鞅的對話情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成語和詞語來擴展詞匯量,例如學習與“明義”相近或相反的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回答很明義,我們都明白他的意思。
2. 初中生:老師的講解很明義,我們都能聽懂。
3. 高中生:她的表達方式很明義,沒有什么可以猜測的余地。
4. 大學生:這篇論文的論點明義,邏輯嚴密。
5. 成年人:他的行為一向明義,不會說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