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箓
成語(Idiom):帝箓(dì lù)
發音(Pronunciation):dì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帝箓指皇帝的詔令或命令。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帝箓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帝”和“箓”。其中,“帝”指皇帝,是古代中國的最高統治者,“箓”指古代官員用來記錄皇帝詔令的木牘。帝箓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皇帝發布的命令,以及官員記錄和傳達命令的過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帝箓通常用來形容權威的命令或者高層領導的指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帝箓來形容某個人的命令或要求非常嚴厲、不可違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帝箓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國。在古代,皇帝的命令是非常重要的,官員們必須嚴格按照皇帝的指示行事。為了保證命令的準確傳達,官員們會將皇帝的詔令記錄在木牘上,這些木牘就被稱為“箓”。因此,帝箓成為了形容皇帝的命令或高層領導的指示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帝箓是一個名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命令就像帝箓一樣,不容置疑。
2. 領導的帝箓一下,我們必須立即行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帝箓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位古代官員,身負記錄皇帝詔令的重任,手中拿著一塊木牘,專心記載著皇帝的命令。這樣的聯想可以幫助我們記住帝箓的意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古代官制和皇帝詔令的知識,可以更好地理解帝箓這個成語的來歷和含義。還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龍椅”、“玉帛”等,進一步豐富漢語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老師的帝箓,我們一定要聽從。
2. 初中生(14歲):校長的帝箓下來了,我們要按時完成作業。
3. 高中生(17歲):政府發布的帝箓要求大家做好環境保護工作。
4. 大學生(20歲):老板的帝箓,我們必須加班加點完成任務。
5. 成年人(30歲):領導的帝箓一下,我們必須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