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火
基本解釋
謂燒毀。《太平御覽》卷九五一引 三國 吳 虞翻 《與弟書》:“老更衣希,為蚤虱所咋,故一二相告。省書一過,悉以付火。” 唐 徐夤 《新葺茆堂》詩:“筆研不才當付火,方書多誑罷燒金。”
成語(Idiom):付火
發音(Pronunciation):fù huǒ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付火是指把火點燃并傳遞給別人,比喻將自己的困難或危險轉嫁給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付火源于古代燃火的方式,當一個人點燃火把后,可以將火把傳遞給其他人,這樣他們也能得到火光的照明和溫暖。在成語中,付火比喻將自己的困難、危險或責任轉嫁給他人,讓他人承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付火常常用于形容某人將自己的問題或責任推給他人,不愿承擔自己應有的責任。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形容工作中的責任逃避、家庭中的推卸責任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付火的故事源于《史記·項羽本紀》中的一段描寫。故事中,項羽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杰出軍事將領,他在與劉邦爭奪天下的戰爭中,最終失敗。據說,在戰敗之前,項羽在戰場上點燃了自己的帳篷,然后將火箭傳給他的部下,讓他們承擔戰敗的責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付火”的結構為“付 + 火”,其中“付”表示傳遞,轉嫁的意思,“火”表示困難、危險或責任。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把自己的工作問題付火給同事,從不承擔責任。
2. 她將家庭瑣事付火給丈夫,讓他一個人承擔所有的責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手持一把火把,然后將火把傳遞給別人,讓他們承擔火的燃燒和照明。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付火”相關的成語,例如“推卸責任”、“推波助瀾”等,來豐富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想寫作業了,我可以將作業付火給我的弟弟嗎?
2. 初中生:他總是將自己的錯誤付火給別人,從不承認自己的過錯。
3. 高中生:老師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我,我不能將責任付火給其他同學。
4. 大學生:他總是將自己的學習困難付火給老師,從不主動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