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活字
成語(Idiom):銅活字(tóng huó zì)
發音(Pronunciation):tóng huó z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印刷業中使用的銅質活字,比喻經過長時間的使用而變得磨損,不再鋒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銅活字是古代印刷術中常用的印刷工具,用銅質制成的字模,通過排列組合形成文字,用于印刷書籍、報紙等。然而,由于長時間的使用,銅活字會磨損變得鈍,不再鋒利。因此,成語“銅活字”比喻經過長時間的使用或者經歷,人或事物的品質變得磨損或者不再如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經過長時間的使用或者經歷后,品質變得磨損或者不再如初的情況。也可用于形容人的精力、才智等因年歲增長而減退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明代文學家馮夢龍在《警世通言》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一個年老的書生因為長時間使用銅活字,導致字模變得鈍,無法再進行印刷的情況。這個故事引申出了成語“銅活字”。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主語為“銅活字”,謂語為“變得磨損或不再如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把剪刀用了那么久,已經像銅活字一樣不鋒利了。
2. 那位老教授雖然年紀大了,但他的思維依然敏銳,一點也不像銅活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銅活字的特點,即經過長時間使用后變得磨損不鋒利,將其比喻為人或事物的品質變差。可以將銅活字形象地想象為一個老年人,他的體力和精力都已經不如年輕時那么充沛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印刷術的發展歷程,以及其他與印刷相關的成語和詞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支鉛筆已經用了很久了,寫起字來像銅活字一樣不好看。
2. 初中生:那部手機用了兩年,屏幕都變得像銅活字一樣模糊了。
3. 高中生:這個老師講課雖然經驗豐富,但有時候思維就像銅活字一樣生疏。
4. 大學生:我爺爺雖然已經退休了,但他的精神狀態一點也不像銅活字,依然很活躍。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