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床
成語(Idiom):繩床 (shéng chuáng)
發音(Pronunciation):shéng chu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用繩子編織的床,比喻人民群眾的力量和團結一致的精神風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繩床成語源自《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中的故事,比喻人民群眾團結一致,力量強大。繩床成語的寓意是通過團結合作,人民群眾可以克服困難,達到共同的目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繩床成語常用于形容人民群眾的團結力量,也可以用來激勵人們在困難時互相支持和合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記載,公元前206年,劉邦在陳留起兵反抗秦朝。當時,劉邦的部下魏其在一次戰斗中被圍困在敵軍營地,無法逃脫。魏其找來幾根繩子,將它們綁在一起,拋出城外。劉邦看到后,立即明白魏其的意思,下令將繩子系在城墻上。魏其順著繩子爬上城墻,成功逃脫。這個故事傳為佳話,成為了繩床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部分為“繩床”,沒有其他修飾部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人民群眾的團結就像一張堅固的繩床,能夠克服任何困難。
2. 只有團結一心,我們才能搭建起堅實的繩床,共同實現我們的目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繩子編織成床的形象與人民群眾的團結力量聯系在一起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與團結力量相關的成語,如“一心一德”、“眾志成城”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像一張繩床一樣團結在一起,共同努力學習。
2. 初中生:只有人民群眾的團結力量像一張繩床,才能戰勝困難,實現我們的夢想。
3. 高中生:繩床成語告訴我們,只有人民群眾的團結一心,才能夠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