冊謚
基本解釋
皇帝下詔書賜予謚號。 唐 獨孤及 《舒州山谷寺鏡智禪師碑銘》:“上沛然降興廢繼絶之詔,冊諡禪師曰 鏡智 。”《清史稿·宣宗紀二》:“﹝ 道光 二十年﹞夏四月辛酉朔,冊諡 孝全皇后 ,翼日頒詔。”
成語(Idiom):冊謚(cè shì)
發(fā)音(Pronunciation):cè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給予人以嘉獎和榮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冊謚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冊”和“謚”。其中,“冊”指的是封奏的文書,用來記錄皇帝對功臣的封賞;“謚”指的是對已故皇帝或貴族的尊稱,也是對其生平事跡的評價。因此,冊謚一詞表示給予人以嘉獎和榮譽,表揚其杰出的貢獻和成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對有功之人的表彰,尤其是在政府、學校或企業(yè)中。也可用來形容對某人的稱贊和嘉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有一則故事與冊謚相關(guān)。故事中,項羽是一位叱咤風云的戰(zhàn)國英雄,他曾經(jīng)對齊國的貴族薛公表現(xiàn)出了極高的賞識。薛公為項羽效力多年,立下了許多戰(zhàn)功。當薛公去世后,項羽親自為他寫了一篇謚文,表達對他的贊美和敬意。這篇謚文被稱為“冊謚”,后來逐漸演變成了成語。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憑借卓越的貢獻獲得了國家頒發(fā)的冊謚。
2. 這位科學家因其在研究領(lǐng)域的突出貢獻而得到了冊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冊謚”與“封賞和嘉獎”聯(lián)系在一起,形成聯(lián)想,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封賞制度和謚號的由來,以及中國古代對功臣的表彰方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給我頒發(fā)了一個冊謚,表揚我在學校的表現(xiàn)。
2. 初中生:我聽說那個考上清華大學的同學得到了一個特別的冊謚。
3. 高中生:學校為優(yōu)秀的學生頒發(fā)了冊謚,以示鼓勵和表彰。
4. 大學生:那個研究生因其在科研領(lǐng)域的杰出貢獻而得到了一個特殊的冊謚。
5. 成年人:他的辛勤工作和卓越貢獻使得他獲得了政府頒發(fā)的冊謚,成為了業(yè)界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