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識微知著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wēi zhī z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通過細微的跡象或線索來推測事物的本質或真相。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識微知著是指從一些微小的細節或線索中,能夠看出事物的真相或本質。它強調了觀察者對細節的敏感性和洞察力,通過觀察細節來推斷整體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識微知著可以用于描述人們對事物的觀察和判斷能力,尤其在分析復雜情況或處理疑難問題時非常有用。它也可以用于表達對某人的贊賞,認為他有敏銳的觀察力和洞察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李斯列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戰國時期,秦國宰相李斯因為力主焚書坑儒,引起了很多爭議和反對聲音。有一天,李斯的門客王賁前來拜訪,李斯請他入座后沒有說話,只是不停地注視著王賁的腳。王賁感到很奇怪,問李斯為何如此注視。李斯回答說:“我觀察一個人,不看他的言辭和神態,只看他的腳,就能夠知道他的品行和為人。”李斯以此來說明識微知著的重要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識微知著是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潔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從她微微皺起的眉頭上識微知著,知道她心情不好。
2. 這位偵探憑借敏銳的觀察力,能夠識微知著,找到真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識微知著這個成語:
1. 將“識微知著”拆分成三個部分:“識微”、“知”和“著”。
2. 將每個部分與具體的意義聯系起來,例如,“識微”可以聯想到觀察細微之處,“知”可以聯想到了解事物的真相,“著”可以聯想到顯著的意義。
3. 將每個部分的意義聯想起來后,再將它們組合起來,形成整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識微知著的同時,還可以了解其他類似的成語,例如“洞若觀火”、“目瞪口呆”等,這些成語都強調了觀察力和洞察力的重要性。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通過她的眼神識微知著,知道她在生氣。
2. 初中生:老師通過我們的作業識微知著,發現了我們的問題所在。
3. 高中生:他通過對市場的細致觀察識微知著,成功預測了股市的走勢。
4. 大學生:我通過研究歷史文獻識微知著,了解了古代社會的變革。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識微知著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