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溜
基本解釋
◎ 開溜 kāiliū
[leave stealthily] 〈方〉∶溜掉;偷偷離去
詳細解釋
方言。偷偷地走開;溜走。 周立波 《山那面人家》:“‘你為什么開溜?怕比賽嗎?’老社長問他。”《人民日報》1981.4.4:“至于從解差手中開溜的這個具體戰術,則是從他的第一批學生,舊社會的流浪兒如何對付國民黨警察那里學來的。”
成語(Idiom):開溜
發音(Pronunciation):kāi li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逃跑、溜走,形容人迅速離開或逃離現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開溜是一個口語化的成語,由“開”和“溜”兩個詞組成。開指打開、張開,這里表示突然離開;溜指滑動、滑走,這里表示迅速離開。開溜的意思是指人迅速離開某個地方或逃離某種情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開溜常用于口語中,形容人在某種情況下突然離開或逃離。可以用來形容逃學、逃跑、逃避責任、逃離麻煩等情況。例如,當你的朋友突然發現老師來了,他可能會對你說:“快,開溜!”意思是讓你們迅速離開,避免被老師發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開溜這個成語的來源并沒有明確的故事起源,但可以推測它的起源可能與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場景有關。在某些情況下,人們需要迅速離開或逃離,這時就可以使用開溜這個成語來形容。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開溜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開”是動詞,“溜”是動詞補充說明動作的方向和方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當他聽到警察的聲音時,他立刻開溜了。
2. 小明沒做完作業,看到媽媽回家了,他趕緊開溜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開溜與“開門溜走”進行聯想,將“開”與“開門”聯系起來,表示打開門即離開,將“溜”與“溜走”聯系起來,表示迅速離開或逃離。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逃跑、離開相關的成語,例如“溜之大吉”、“逃之夭夭”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看到老師走過來,就開溜了。
2. 初中生:我和朋友一起逃課,開溜去了游樂園。
3. 高中生:考試前夜,我發現自己一點都沒準備,只能開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