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頟侯
基本解釋
亦作“ 龍額侯 ”。亦作“ 龍雒侯 ”。1.侯名。 漢 韓說 、 韓增 曾封此侯。《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都尉 韓説 從大將軍出 窳渾 ,至 匈奴 右賢王庭,為麾下搏戰獲王,以千三百戶封 説 為龍頟侯。”《漢書·佞幸傳·韓嫣》:“﹝ 韓嫣 ﹞子 增 封 龍頟侯 ,大司馬車騎將軍。” 顏師古 注:“雒字或作頟。”
2.泛指寵幸之臣。 唐 李頎 《別梁鍠》詩:“一言不合龍額侯,擊劍拂衣從此棄。”
成語(Idiom):龍頟侯
發音(Pronunciation):lóng gé hó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高官或重要職位,也用來形容地位顯赫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龍頟侯中的“龍”是指傳說中的神獸,象征著權勢和尊貴;“頟”是指頭部的裝飾物,代表著高貴和尊嚴;“侯”是指古代的一種爵位,表示高官或重要職位。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了高官顯貴的地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擔任重要職位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的地位顯赫。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劉敬列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劉敬是漢朝時期的一位重要官員,他的頭上戴著一頂金龍頭飾,象征著他的地位顯貴。當時有人問他:“你的頭上的龍頭是怎么得來的?”劉敬回答說:“這是因為我是龍頟侯。”從此,人們就用“龍頟侯”來形容地位顯貴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三個漢字組成,即“龍”、“頟”和“侯”。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向往成為龍頟侯,為此努力工作。
2. 那位企業家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勤奮,成為了一位真正的龍頟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龍”的形象,想象一個頭戴著金龍頭飾的人,象征著地位顯貴,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權勢和尊貴相關的成語,如“權傾朝野”、“富甲一方”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長大了要當龍頟侯,為國家做出貢獻!
2. 初中生:他家里很有錢,爸爸是一位龍頟侯。
3. 高中生:那個學生成績優秀,被老師稱為學校的龍頟侯。
4. 大學生:他在社會上干出了很多成績,成為了一位真正的龍頟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