詰曉
成語(Idiom):詰曉(jié xiǎo)
發音(Pronunciation):jié xi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明確地告訴對方某件事情的真相或實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詰,指質問、追問;曉,指明白、了解。詰曉表示質問對方并使其明白真相。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表達對某事的真相感到疑惑或不滿,需要對方解釋或交代清楚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位名叫諸葛亮的智者。諸葛亮是劉備的重要謀士,他善于用計謀解決困難問題。有一次,劉備對一位官員的行為感到不滿,但他不確定對方的真實意圖。于是,他請教諸葛亮如何處理這個問題。諸葛亮告訴劉備:“對于這樣的事情,你應該詰質問對方,以明確了解真相。”劉備聽從了諸葛亮的建議,最終弄清了對方的真實意圖。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應該詰曉他們為什么會這樣做。
2. 他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并不令人滿意,我們需要進一步詰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詰曉”拆分為兩個詞,詰(jié)可以聯想到“質問、追問”,曉(xiǎo)可以聯想到“了解、明白”。通過聯想記憶,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詰問”、“追根究底”等,以擴展對表達真相的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我不明白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詰曉一下嗎?
2. 初中生:我覺得他的解釋不夠清楚,我想要詰曉他的意思。
3. 高中生:我們應該對政府的行為進行詰曉,以便了解真相。
4. 大學生:在研究中,我們經常需要詰曉某些現象的原因和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