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筍
基本解釋
◎ 冬筍 dōngsǔn
[winter bamboo shoots] 冬季挖的竹筍,質嫩味美
英文翻譯
1.winter bamboo shoots
詳細解釋
亦作“ 冬筍 ”。冬季長出未露地面的毛竹的筍?!稏|觀漢記·馬援傳》:“ 援 好事,至 荔浦 ,見冬筍,名曰苞筍……其味美於春夏筍?!?唐 杜甫 《發秦州》詩:“密竹復冬筍,清池可方舟?!?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菜二·竹筍》:“ 江 南 湖南 人,冬月掘大竹根下未出土者為冬筍?!?清 趙翼 《觀家人醃菜》詩:“抝嫩先冬筍,嘗新竝晚菘?!?br>見“ 冬筍 ”。
成語(Idiom):冬筍
發音(Pronunciation):dōng sǔ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經過長時間的培養,才能顯露出優秀的品質或才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冬筍是竹子在冬季生長的芽,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才能成長為成熟的筍。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或事物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和培養,才能展現出優秀的品質或才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某個領域經過多年的學習和實踐,才能取得突出的成就;也可以用來形容一件事情經過長時間的準備和籌備,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冬筍這個成語的來源,據說是出自南朝宋時期,有一個叫劉義慶的文人,他在《世說新語》一書中記載了這個故事。故事中,有一個人在山上發現了一棵冬筍,他覺得這個冬筍非常稀有,于是他立刻把冬筍挖出來,帶回家準備享用。但是當他準備吃的時候,卻發現冬筍的口感非常差,沒有新鮮筍子的美味。于是他非常失望地說:“原來冬筍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才能變得美味可口?。 睆拇艘院?,人們就用“冬筍”來形容事物需要經過時間的培養才能顯露出優秀的品質或才能。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冬筍的結構是“形容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畫家的作品非常精湛,但是他經過了多年的勤奮學習和實踐,才能有今天的成就,真可謂是冬筍一樣的人才。
2. 這個項目經過了長時間的準備和籌備,終于在展覽會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可見它是一次冬筍式的突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成語的意思與冬季生長的冬筍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或事物經過長時間的培養,才能展現出優秀的品質或才能。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培養、成長相關的成語,如“秋后的螞蚱”、“柳暗花明”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每天都堅持練習鋼琴,希望將來能成為一位冬筍式的鋼琴家。
2. 初中生(13-15歲):這部小說的作者經過多年的積累和努力,才能寫出如此精彩的作品,真是一位冬筍式的作家。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學生在高中階段努力學習和實踐,最終考入了世界頂級的大學,可謂是一位冬筍式的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