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請
基本解釋
以禮聘請。《后漢書·方術傳上·樊英》:“州郡前后禮請,不應。”《后漢書·黨錮傳·劉淑》:“州郡禮請,五府連辟,并不就?!薄冻蹩膛陌阁@奇》:“北城居民……禮請 任道元 為高功,主持壇事。”
成語(Idiom):禮請(lǐ qǐng)
發音(Pronunciation):lǐ qǐ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禮貌地邀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禮請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禮”和“請”。禮指的是禮儀、禮貌,表示尊重和敬意;請指的是邀請、請求。禮請的基本含義是以禮貌的方式邀請他人,表達自己的誠意和尊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禮請通常用于正式場合,比如邀請客人參加婚禮、慶典、晚宴等重要活動。在商務場合,禮請也常用于邀請合作伙伴、客戶或重要人物參加會議、洽談等。此外,禮請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比如邀請朋友一起共進晚餐、參加聚會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禮請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論語》中的一則故事??鬃拥膶W生子貢對孔子說:“請問老師,禮和請哪個重要?”孔子回答說:“禮是最重要的,因為禮才能讓人們彼此尊重、和諧相處。請只是禮的一種表達方式?!边@個故事說明了禮請的重要性和意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禮請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請”和名詞“禮”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禮請了幾位重要嘉賓參加了公司的年會。
2. 我們誠懇地禮請您參加我們的婚禮。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禮請”與“禮貌地邀請”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另外,可以將“禮請”與正式場合的活動,如婚禮、慶典等聯系起來,幫助記憶其使用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禮貌、邀請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禮儀之邀”、“邀請函”等,以擴展對禮請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禮請了幾位同學來我家過生日。
2. 初中生(13-15歲):學校禮請了一位知名作家來給我們做講座。
3. 高中生(16-18歲):我們班級禮請了校長參加畢業典禮。
4. 大學生(19-22歲):我禮請了幾位同學一起去參加音樂會。
5. 成年人(23歲以上):我禮請了幾位客戶來參觀我們公司的新產品。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幫助您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禮請”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