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卒
基本解釋
黨項 語音譯。 西夏 國主的自稱。《宋史·外國傳一·夏國上》:“﹝ 趙元昊 ﹞猶稱男 邦泥定國 兀卒上書父 大宋 皇帝,更名 曩霄 而不稱臣。兀卒,即吾祖也,如可汗號。議者以為改吾祖為兀卒,特以侮玩朝廷,不可許。” 宋 范仲淹 《答安撫王內翰書》:“今貴稱兀卒,以避中朝,取 漢 唐 故事,如單于、可汗之類。” 宋 蘇轍 《龍川別志》卷下:“ 元昊 入寇,所至如入無人之境。后數年,力盡求和,歲增賂遺,仍改名‘兀卒’,朝廷竟不問。”
成語(Idiom):兀卒
發(fā)音(Pronunciation):wù z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沒有經過訓練或準備的人,也指沒有經過訓練的士兵。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兀卒一詞由兀(wù)和卒(zú)兩個字組成。兀指沒有經過訓練或準備,卒指士兵。兀卒形容沒有經過訓練或準備的人,也指沒有經過訓練的士兵。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兀卒一詞常用于形容沒有經過訓練或準備的人,也可以用于形容沒有經過專業(yè)培訓的工作人員。例如,我們可以說一個沒有經驗的新手是一個兀卒。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兀卒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中。當時,項羽在與劉邦作戰(zhàn)時,由于部分士兵沒有經過訓練,被稱為兀卒。后來,兀卒一詞就被用來形容沒有經過訓練或準備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兀卒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新來的員工還是個兀卒,需要多加培訓。
2. 這支球隊的防守實在太差了,簡直是一支兀卒之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兀卒這個詞語。可以想象一個沒有經過訓練的士兵,站在戰(zhàn)場上不知所措的場景,來幫助記憶兀卒這個詞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兀卒相關的成語,如兵戎相見、士卒、狼狽為奸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畫畫水平還是個兀卒,需要多多練習。
2. 初中生:這個隊伍的籃球水平太差了,簡直是一支兀卒之師。
3. 高中生:新來的實習生還是個兀卒,需要我們指導和培訓。
4. 大學生:這個團隊的項目管理能力太差了,簡直是一群兀卒在胡亂做事。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