讙嗷
成語(Idiom):讙嗷(huān áo)
發音(Pronunciation):huān 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喧鬧、嘈雜的聲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讙嗷形容聲音嘈雜、喧鬧,通常用來形容人聲、動物叫聲或樂器聲音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讙嗷可以用來形容人群喧鬧的場面,也可用來形容動物或樂器發出的嘈雜聲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讙嗷這個成語來源于《左傳·成公二十一年》,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的齊國。當時,齊國的成公在位時,他寵信的妾侍懷孕,生下一個兒子。成公的正室妻子非常嫉妒,她派人去偷了妾侍的兒子,并命令把嬰兒投入深井。妾侍非常傷心,她回到自己家鄉,每天在深井旁邊哭泣。有一天,嬰兒的父親路過此地,聽到了嬰兒的哭聲,他立即救出了兒子。嬰兒的父親非常憤怒,他帶著兒子回到齊國,大聲痛斥成公的妻子,引起了齊國內外的轟動和喧鬧聲。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讙嗷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形容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會場上讙嗷的掌聲讓演講者倍感鼓舞。
2. 集市上人聲讙嗷,熱鬧非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讙嗷”這個詞與喧鬧的場景聯系起來,想象人群嘈雜的聲音,或者動物叫聲、樂器聲音等,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聲音和喧鬧相關的成語,如“喧賓奪主”、“喧鬧一時”等,以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教室里同學們讙嗷地笑個不停。
2. 初中生(13-15歲):球場上觀眾的讙嗷聲讓比賽更加激烈。
3. 高中生(16-18歲):音樂會上樂隊演奏出的讙嗷聲震撼人心。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夜市上人聲讙嗷,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