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骸
成語(Idiom):枯骸(kū hái)
發(fā)音(Pronunciation):kū há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干癟的尸體,也比喻無生氣、無活力的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枯骸是由“枯”和“骸”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枯指干癟、無生氣,骸指尸體。合在一起,表示干癟的尸體,也可以比喻沒有生氣、沒有活力的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沒有生氣、沒有活力的狀態(tài)。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工作疲憊、精神萎靡不振,也可以形容一個事物失去了原本的活力和生命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韓非子·外儲說右上》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叫魯班的木匠,他的技藝非常高超,制作的家具無人能及。一天,魯班的兒子突然去世了,魯班非常傷心,他把兒子的尸體埋在了地下。過了幾天,魯班去看兒子的墳?zāi)梗l(fā)現(xiàn)尸體已經(jīng)干癟變形了,于是他用木頭做了一個與兒子相似的木偶,放在墳?zāi)估铮允炯o念。后來,人們就用“枯骸”這個成語來形容干癟的尸體或者沒有活力的事物。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面容憔悴,看起來像是一個枯骸一樣。
2. 這個項目已經(jīng)停滯不前,變成了一個枯骸。
3. 長時間的工作壓力使他變得像一個枯骸一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枯骸”聯(lián)想成一具干癟的尸體,形象地表示沒有生氣、沒有活力。可以通過想象一個干癟的尸體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枯骸”相關(guān)的成語,如“枯木逢春”、“干癟如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8歲):我今天玩得太累了,回到家就變成了一個枯骸。
2. 初中生(14歲):這個學(xué)期的考試讓我筋疲力盡,感覺自己像個枯骸一樣。
3. 高中生(17歲):長時間的奮斗讓我感到疲憊不堪,變成了一個枯骸。
4. 大學(xué)生(20歲):這個項目一直沒有進展,已經(jīng)變成了一個枯骸。
5. 成年人(30歲):工作的壓力讓我感到精神枯槁,變成了一個枯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