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德
基本解釋
使道德顯揚。《禮記·郊特牲》:“奠酬而工,升歌發德也。” 鄭玄 注:“以詩之義發明賓主之德。”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文》:“聽朔廢刑發德,具存二王之后也。”《漢書·景帝紀》:“蓋聞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制禮樂各有由。歌者,所以發德也;無者,所以明功也。”《宋書·樂志二》:“《肆夏》式敬,升歌發德。永固鴻基,以綏萬國。”
成語(Idiom):發德(fā dé)
發音(Pronunciation):fā d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發揚德行、做好事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發德是由“發”和“德”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意思是指人們發揚德行、做好事情。它強調了人們應該積極地做好事情,發揚美好的品德和道德行為。這個成語傳達了一種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鼓勵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做出善良的行為,為社會和諧作出貢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發德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各種場景,例如教育、社交、工作等。當你想表達一個人在做好事情方面做得很好時,可以使用這個成語來贊美他或她的善良行為和道德修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發德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位名叫張善德的人物。張善德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他經常幫助別人,做善事,受到了人們的敬仰和尊重。后來,人們用“發德”這個成語來形容他的善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發德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發”是動詞,表示發揚、發展;“德”是名詞,表示德行、道德。兩個字合在一起,表示發揚德行、做好事情。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經常幫助別人,真是個發德的人。
2. 她在社區里做了很多公益活動,真是個發德的好青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發德這個成語:
1. 將“發”字與發揚、發展聯系起來,表示積極地做好事情。
2. 將“德”字與德行、道德聯系起來,表示善良的品德和行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一步學習發德這個成語:
1. 閱讀相關文章,了解更多關于發德的故事和例子。
2. 與他人討論發德的重要性,并分享自己的經歷和觀點。
3. 嘗試在日常生活中積極發揚德行,做好事情,為他人帶來幫助和快樂。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多做好事,成為一個發德的人。
2. 初中生:我們應該每天都發揚德行,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3. 高中生:發德不僅是為了自己的成長,也是為了社會的進步和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