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抱
成語(Idiom):遐抱
發音(Pronunciation):xiá b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思念或懷念遙遠的親人、朋友或故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遐抱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遐”表示遙遠,指的是距離很遠的;“抱”表示懷念、想念。遐抱的基本含義是指思念或懷念遙遠的親人、朋友或故鄉。這個成語常常用來表達對遠離的親人或故鄉的思念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遐抱這個成語常常出現在離別、思鄉、思念親人等場景中。比如,當一個人離開家鄉去遠方工作或求學時,他可能會感到遐抱;當一個人長時間不見親人時,他也可能會感到遐抱。這個成語可以用來表達對親人、朋友或故鄉的思念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遐抱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詩詞中。在《全唐詩》中,有一首杜甫的《月夜憶舍弟》詩,其中有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句詩描繪了杜甫思念遠在他鄉的兄弟之情,其中“遙知兄弟登高處”就可以理解為遐抱。后來,這個詞語逐漸演變成了一個成語,用來表達對親人、朋友或故鄉的思念之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遐抱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遐”表示遙遠,是形容詞;“抱”表示懷念、想念,是動詞。這個成語的結構比較簡單,是由一個形容詞和一個動詞組成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離開家鄉后,他常常感到遐抱。
2. 她在異國他鄉,對家鄉的遐抱越來越深。
3. 每年過年的時候,她對遠在他鄉的父母充滿了遐抱之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遐抱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個高山上,遠遠地看到親人或故鄉的身影,心中充滿了思念之情。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遐抱相關的詩詞,了解更多關于思鄉、離別、思念之情的作品。也可以學習其他表達思念之情的成語,如“思念如潮”、“思緒萬千”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離開家鄉已經兩年了,每天都對家里人充滿了遐抱之情。
2. 初中生:暑假結束了,我又要離開父母去上學了,心中充滿了遐抱。
3. 高中生:我對離開故鄉去大城市讀大學充滿了遐抱之情,但也充滿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