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物
基本解釋
(1).謂天子分賜之物。《左傳·定公四年》:“三者皆叔也,而有令德,故昭之以分物。”
(2).謂不同的事物。《淮南子·詮言訓》:“同出於一,所為各異,有鳥有魚有獸,謂之分物,方以類別,物以羣分。”
成語(Idiom):分物
發音(Pronunciation):fēn w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將事物分開、區分清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分物指將不同的事物或者事情區分開來,辨別清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描述人們在處理事務時,進行劃分、區分和辨別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藝文志》記載了一個關于分物的故事。相傳古代有一個名叫孟嘗君的貴族,他的家族非常富有,擁有許多田地。孟嘗君為了公平地分配這些田地給家族成員,決定采用分物的方式進行劃分。他將田地分成了大小相等的若干塊,然后讓每個人從中自由選擇,并以此來分配田地。這個故事成為了分物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由動詞“分”和名詞“物”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公司的會議上,經理明確地分物了各個團隊的職責。
2. 這個學校的教學方法非常好,能夠幫助學生分物不混淆。
3. 在做決策時,我們需要分物事情的優先級,然后有條不紊地進行處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分物”與“分割事物”進行聯想,想象自己在用刀將事物切割成小塊,然后進行區分和辨別。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分物相關的成語,如“分道揚鑣”、“分庭抗禮”等,以加深對這一概念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喜歡用顏色筆分物不同的題目。
2. 初中生(13-15歲):老師讓我們分物不同的意見,然后進行討論。
3. 高中生(16-18歲):在寫論文時,我會先分物材料,然后分類討論。
以上是關于中國詞語“分物”的全面學習指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