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束手就殪(shù shǒu jiù yì)
發音(Pronunciation):shù shǒu jiù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束手無策,沒有辦法應對困境或挑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束手就殪原本形容束手無策,無法解決問題,后來也用來形容在困境中無法自救,甚至導致失敗或滅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該成語多用于形容在面對困境時無能為力,毫無辦法的情況。可以用于描述個人、團隊或國家等各種情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出自《史記·項羽本紀》。當時,項羽率領楚軍與劉邦的漢軍作戰,楚軍在垓下被困于敵軍的重重包圍之中,無法突圍。項羽自知無法脫身,于是將自己的戰馬殺死,束手就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動詞 + 動詞 + 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面對這個難題時,他束手就殪,沒有找到解決辦法。
2. 這個公司陷入經營困境,束手就殪,最終倒閉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束手就殪”與“無法自救”或“失敗滅亡”等含義聯系起來,形成聯想記憶。也可以將該成語與故事起源中的項羽在垓下被困的情景聯系起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困境、挑戰相關的成語,如“力不從心”、“窮途末路”等,擴展對于困境和挑戰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在作文比賽中遇到了困難,但我沒有束手就殪,堅持寫完了。
中學生:在備戰高考的過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我不會束手就殪,一定會堅持下去。
大學生:創業的路上充滿了困難和挑戰,但我們不能束手就殪,要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