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菹
成語(Idiom):咸菹
發音(Pronunciation):xián z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粗制濫造、不合格。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咸菹一詞源自于古代制作咸菜的過程,菹即咸菜。咸菹的意思是指咸菜制作不當,品質低劣,口感不好。引申為形容事物粗制濫造、不合格。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產品質量差、工藝粗糙、做事不規范等情況。適用于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等各個領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咸菹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北宋時期的《東京夢華錄》中。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到市場上買咸菜,回家后發現咸菜非常難吃,于是就找到賣咸菜的人質問他為什么賣了這么差的咸菜。賣咸菜的人辯解說:“你看這咸菜,不是菹嗎?”這個故事中的“菹”就是指咸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咸菹屬于形容詞短語,由“咸”和“菹”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件產品做得太咸菹了,質量太差。
2. 他的文章寫得太咸菹了,根本沒有邏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咸菹的味道不好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想象自己吃了一口咸菹,發現味道非常難吃,就能記住咸菹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咸與維新”、“咸與酸辛”等,來擴展對成語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年齡8-10歲):媽媽,我今天考試考了0分,我覺得我這次考試做得太咸菹了。
2. 初中生(年齡12-15歲):老師,這個作業好難,我覺得自己寫得太咸菹了,需要再改進一下。
3. 高中生(年齡16-18歲):這家餐廳的服務態度實在太咸菹了,我們應該投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