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撬
成語(Idiom):踏撬(tà qiào)
發音(Pronunciation):tà qi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利用別人的力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踏撬是由“踏”和“撬”兩個詞組成的成語。踏指踩踏,撬指撬動。踏撬形象地比喻利用別人的力量或勢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個成語通常帶有貶義,暗示了利用他人的行為不道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踏撬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某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利用他人的力量或勢力。可以用來批評那些不顧他人利益,只為了自己利益而不擇手段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踏撬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傳說故事《孟母三遷》。故事中,孟子的母親為了讓孟子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不惜多次搬家,直到最后一次搬到了離名師所在地很近的地方。這個故事中的“踏撬”形象地表達了孟母為了孩子的教育,利用了不同地方的資源和力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踏撬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踏”和動賓短語“撬”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升職利用了同事的力量,真是個踏撬的人。
2. 這個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地踏撬了很多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踏撬”與利用他人的力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個含義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個人踩在別人的肩膀上,用力撬動某個目標物體,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踏撬相似的成語,如“借刀殺人”、“利人利己”等,來擴大對利用他人或外力達到目的的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為了贏得比賽,踏撬了隊友的力量。
2. 中學生(13-18歲):那個學生為了進入名校,踏撬了老師的關系。
3. 大學生(19-22歲):他為了找工作,踏撬了同學的人脈。
4. 成年人(23歲+):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他不擇手段地踏撬了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