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繇
基本解釋
同“ 無由 ”。《漢書·文帝紀》:“詔曰:‘列侯亦無繇教訓其民。’”
成語(Idiom):無繇
發音(Pronunciation):wú y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沒有約束或束縛,自由自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無繇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無”表示沒有,沒有約束或束縛;“繇”表示束縛、約束。因此,無繇的基本含義是沒有任何約束或束縛,自由自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無繇一詞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沒有受到任何限制,自由自在的狀態。可以用來形容個人的行為、思想、創作等,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組織、團體或國家在某個領域的自由發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無繇一詞最早出自《莊子·逍遙游》:“無繇之人,無繇之心。”莊子在此用“無繇”來形容那些沒有受到任何限制的人和心態,表達了一種追求自由自在、超脫塵世的理念。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無繇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旅行中體驗到了無繇的快樂,沒有任何行程安排和時間限制。
2. 這個國家的憲法保障了人民的權利和自由,讓他們過上了無繇的生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無繇”這個成語與自由自在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沒有任何束縛,可以隨心所欲地行動,從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自由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自由自在”、“自由放任”等,以加深對自由概念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喜歡夏天,因為可以無繇地在海邊玩沙子。
2. 初中生(13-15歲):我希望將來能有一份無繇的工作,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發展方向。
3. 高中生(16-18歲):青春是一段無繇的時光,我們應該好好把握,追求自己的夢想。
4. 大學生(19-22歲):大學是一個無繇的階段,我們可以自由選擇課程、參加社團活動,豐富自己的大學生活。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工作之余,我喜歡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無繇的自然風光,放松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