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翠
基本解釋
(1).孔雀和翠鳥。亦單指孔雀。 漢 王粲 《迷迭賦》:“色光潤而采發兮,似孔翠之揚精。”《文選·左思<蜀都賦>》:“孔翠羣翔,犀象競馳。” 李善 注:“孔,孔雀也;翠,翠鳥也。” 唐 李德裕 《懷鸮賦》:“標靜素於鴻鵠,賦妍華於孔翠。” 清 朱彝尊 《邁坡塘·寄龔蘅圃》詞:“西堂冷,孔翠應凋錦羽。”
(2).孔雀、翠鳥的羽毛。《新唐書·西域傳下·拂菻》:“土多金、銀、夜光璧、明月珠、大貝、車渠、碼碯、木艱、孔翠、虎魄。”《資治通鑒·齊和帝中興元年》:“以金銀為鎧胄,具裝飾以孔翠。”
(3).喻精華。《隋書·經籍志四》:“ 晉 代 摯虞 ,苦覽者之勞倦,於是採擿孔翠,芟除繁蕪,自詩賦下,各為條貫,合而編之,謂為《流別》。”
成語(Idiom):孔翠
發音(Pronunciation):kǒng c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山林中翠綠的樹木,形容景色美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孔翠是一個形容詞詞組,由“孔”和“翠”兩個字組成。孔指的是山洞或樹木中的空隙,翠指的是綠色的樹葉。合在一起形容山林中翠綠的樹木,形容景色美麗,綠樹成蔭。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山林中的景色美麗,也可以用來形容植物繁茂的場景。可以用在旅游、自然風景等場景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孔翠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莊公十年》一書中。當時,莊公在任職期間,為了改變國家的困境,他下令開展植樹造林的活動。莊公親自帶領大家在山林中種植樹木,不久后,山林中長出了郁郁蔥蔥的綠樹,景色十分美麗。人們為了紀念這一事件,就用“孔翠”來形容山林中翠綠的樹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詞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片山林真是孔翠一片,美不勝收。
2. 春天來臨時,整個山谷都變成了孔翠的海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置身于一片郁郁蔥蔥的山林中,綠樹成蔭,景色美麗,這就是孔翠。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自然景色相關的成語,例如“綠草如茵”、“藍天白云”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山上有很多孔翠的樹,小鳥們在樹上唱歌。
2. 小學生:我喜歡去郊游,因為那里有很多孔翠的山林。
3. 初中生:在夏天,整個大山都變成了孔翠一片,非常美麗。
4. 高中生:我喜歡徒步旅行,因為可以欣賞到大自然的孔翠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