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詐
基本解釋
詐取;訛詐。《西游記》第七六回:“那獃子認是 行者 的聲音,在水里亂駡道:‘天殺的弼馬溫!到這們苦處,還來打詐財物哩!’” 清 阮大鋮 《燕子箋·偽緝》:“你是放不得的,還要拿去法司衙門審明定罪,纔見得我們不是打詐。”《醒世姻緣傳》第二三回:“你倚了道里的書辦,來我 繡江縣 打詐不成。”
成語(Idiom):打詐
發(fā)音(Pronunciation):dǎ zh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揭露、揭發(fā)欺騙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打詐是由動詞“打”和名詞“詐”組成的成語。其中,“打”表示揭露、揭發(fā)的意思,“詐”表示欺騙的意思。打詐指的是揭發(fā)欺騙行為,揭露欺騙者的真實面目。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打詐常用于形容揭發(fā)欺騙行為,或者指揭露某人的真實意圖。可以用于描述揭發(fā)詐騙案件、揭露騙子等情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guān)于打詐的故事起源不太清楚,可能是在古代社會,人們?yōu)榱司S護社會公正和正義,通過揭發(fā)欺騙行為來保護自己的權(quán)益,逐漸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勇敢地打詐了那個騙子。
2. 她經(jīng)常打詐一些不法商人,保護消費者權(quán)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打詐”聯(lián)想為打破欺騙的罩子,揭示真相的行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相關(guān)的成語,如“揭竿而起”、“揚眉吐氣”等,以豐富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打詐那個騙子,他欺負了我的朋友。
2. 初中生:警察叔叔經(jīng)常打詐那些騙人的電話詐騙犯。
3. 高中生:我希望能夠通過打詐揭發(fā)那些不法商人,保護消費者的權(quán)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