黝澤
成語(Idiom):黝澤
發音(Pronunciation):yōu z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水面或物體呈現出深黑色的光澤。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黝澤是一個形容詞詞語,由“黝”和“澤”兩個漢字組成。其中,“黝”指的是黑色或深色,多用來形容黑暗或深沉的顏色;“澤”指的是光澤或光彩。黝澤一詞形容水面或物體呈現出深黑色的光澤,常用來形容水面波光粼粼、物體表面光滑閃亮的情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黝澤一詞多用于描述水面或物體的表面狀態,可以用來形容湖泊、河流、海洋等水域的光澤,也可以形容寶石、玉石、漆器等物體的光亮。在文學作品中,黝澤也常用來形容人物的眼睛或頭發呈現出深黑色的光澤。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黝澤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索隱》中,原文為“黝黝澤澤”。后來,古代文人將其簡化為“黝澤”。故事起源不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湖水泛起了一層黝澤的波紋。
2. 她的長發如瀑布般飄落,散發出黝澤的光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黝澤”兩個字的發音和形狀,將“黝”想象成黑色的墨水,而“澤”則是光亮閃爍的水面。通過聯想,可以更容易記住“黝澤”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古代文學作品、詩詞等來進一步了解“黝澤”的使用場景和意義。同時,也可以學習其他形容詞+名詞結構的成語,如“紅顏”、“碧玉”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湖面上泛起了一層黝澤的光芒。
2. 初中生(13-15歲):她的長發如黝澤的瀑布般飄落。
3. 高中生(16-18歲):那位女子的眼睛閃爍著黝澤的光芒。
4. 大學生及以上:這塊玉石的表面呈現出一種黝澤的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