眇末
成語(Idiom):眇末
發音(Pronunciation):miǎo m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眇末指極小的一部分或微小的痕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眇末源自《孟子·告子下》:“小人之過也,如日之盈虛,其所以長也亦有時矣。眇末之見,陰陽之變也不遠矣。”意思是小人的過失就像太陽盈虧一樣,小人之所以能長久,也有其時機。眇末比喻極小的一部分或微小的痕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事物微小、痕跡微弱或程度非常輕微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孟子·告子下》是中國古代著名哲學家孟子的著作,其中提到了“眇末”。孟子認為小人之過雖然微小,但也有時機使其得以延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眇末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貢獻只是社會進步的眇末。
2. 這個問題在整個計劃中只是眇末一角。
3. 她的微笑只是眇末之見,隱藏了內心的不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使用聯想記憶法,將“眇末”聯想成一個非常微小的東西,比如一粒沙子或一根頭發,以幫助記憶其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眇末”相似含義的成語,如“細微末節”、“細枝末節”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找到了爸爸的書,書架上只剩下了眇末一點空位。
2. 初中生:雖然他在比賽中只得到了一個眇末的分數,但他還是很開心。
3. 高中生:這個問題只是整個論文中的眇末,不會影響整體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