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柷
成語(Idiom):鼓柷
發音(Pronunciation):gǔ 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鼓聲和柷聲一起響,形容聲勢浩大,威風凜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鼓柷是由兩個樂器的聲音組成的成語,鼓指的是鼓聲,柷指的是柷聲。鼓聲和柷聲一起響,聲音震撼人心,有威風凜凜的氣勢。這個成語形容氣勢浩大,聲勢恢宏,常用來形容壯麗的場面或雄壯的氣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鼓柷常用于形容盛大的場合或壯麗的景象,如慶典、儀式、戰爭等。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氣勢恢宏,聲勢浩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鼓柷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宣公十年》:“鼓柷聲聞,執干戈以俟君之命。”據說這是春秋時期魯國公子重耳(后來的魯桓公)出征討伐叛亂的故事。當時,重耳帶領軍隊出征,軍隊的鼓聲和柷聲響徹云霄,震懾了叛亂者,最終取得了勝利。因此,鼓柷成為形容氣勢浩大、聲勢恢宏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鼓柷是一個由兩個音節構成的成語,其中鼓和柷是兩個具體的樂器名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戰士們奮勇向前,鼓柷聲震天動地。
2. 隨著音樂響起,整個舞臺上氣氛鼓柷,觀眾們沉浸其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下鼓聲和柷聲一起響,聲音震撼人心,形成了壯麗的場面,從而記住鼓柷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音樂中的鼓和柷的種類和演奏技巧,以及它們在古代戰爭中的作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春游時,我們在山上聽到了鼓柷聲,覺得非常壯觀。
2. 初中生:電影里的戰爭場面,鼓柷聲讓人心潮澎湃。
3. 高中生:音樂會上,交響樂隊演奏時,鼓柷聲給人帶來了震撼的感覺。
4. 大學生:比賽開始時,體育場里響起了鼓柷聲,激發了運動員和觀眾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