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怨
基本解釋
把怨恨歸于某人或某個方面。《漢書·匈奴傳下》:“歸怨於 漢 ,因以自絶,終無北面之心。” 清 林則徐 《會札劉蔣二丞傳諭義律飭令空躉等船開行》:“是飢餓本由自取,何得歸怨於師船之多乎?”
成語(Idiom):歸怨
發音(Pronunciation):guī yu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將怨恨歸咎于某人或某事,將自己的不滿和不快歸結于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歸怨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歸”意為歸屬、歸咎,表示將某種情感或責任歸結于某人或某事;“怨”意為怨恨、怨言,表示對某人或某事產生不滿和不快的情緒。歸怨的意思是將自己的怨恨和不滿歸咎于他人,認為他人是自己不幸或不滿意的原因。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歸怨常常用于描述人們在遇到困難或不如意的情況下,將責任和怨恨歸咎于他人。它可以用來表達對他人的指責和不滿,也可以用來警示人們不要將自己的不幸歸咎于他人,而應該積極面對困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歸怨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史記·范睢蔡澤列傳》中的一段故事。故事中,范睢和蔡澤是兩位古代名士,他們都因為政治觀點不同而被逐出了國家。范睢被逐后,一直對蔡澤懷有怨恨,認為是蔡澤的錯導致了自己的不幸。后來,蔡澤得知范睢的怨恨后,親自去找范睢解釋,并主動承擔了責任。范睢聽后感到非常慚愧,意識到是自己錯誤地將怨恨歸咎于他人,于是改變了態度。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不要將自己的不幸歸咎于他人,而應該反省自己的行為和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范睢) + 謂語(歸怨) + 賓語(蔡澤)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失去了工作,卻將歸怨于經濟環境的不好。
2. 她的失敗并不是別人的錯,不應該歸怨于他人。
3. 不要將自己的不幸歸怨于命運,而應該積極努力改變現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歸怨拆分為“歸”和“怨”兩個部分記憶。歸可以理解為將某種情感或責任歸結于某人或某事,而怨可以理解為怨恨和不滿。通過理解和記憶這兩個部分的含義,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整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歸咎于人”、“歸罪于人”等,來擴展對歸怨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失敗了,但我不會將歸怨于別人。
2. 初中生:他沒考好試卷,卻將歸怨于老師的教學。
3. 高中生:她沒有被錄取,但她并沒有將歸怨于招生辦公室。
4. 大學生:他沒有找到工作,但他不會將歸怨于經濟形勢的不好。
5. 成年人:即使遇到挫折,也不要將歸怨于他人,而應該積極面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