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庫
基本解釋
國庫。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二》:“乙丑,停鹽鐵使進獻,舊鹽鐵錢物,悉入正庫。”《舊唐書·食貨志上》:“及 安祿山 反於 范陽 ,兩京倉庫盈溢而不可名。 楊國忠 設計,稱不可耗正庫之物,乃使御使 崔眾 於 河東 納錢度僧尼道士,旬日間錢百萬。”
成語(Idiom):正庫
發音(Pronunciation):zhèng k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正直、公正、廉潔的倉庫。比喻有權力、有責任的人應當廉潔正直,守信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正庫是指存放重要物品的倉庫,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這個成語比喻有權力、有責任的人應當廉潔正直,守信用。正庫是一個充滿正義和公平的地方,它代表著法律和道德的力量。在社會生活中,人們經常用這個成語來提醒自己和他人要保持公正和廉潔的品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正庫這個成語常常用于描述官員、領導或其他有權力的人應當廉潔正直,守信用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遇到不公正的事情或者見到有人濫用權力時,可以使用這個成語來表達我們對這種行為的不滿,并呼吁人們要保持公正和廉潔。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故事。相傳,在古代,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倉庫,里面存放著國家的糧食和財富。倉庫的管理員非常廉潔正直,他非常認真地履行自己的職責,不私藏財物,不貪污受賄。他把這個倉庫看作是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始終保持公正和廉潔。因此,這個倉庫被人們稱為正庫,后來成為了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正庫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正”表示正直、公正,而“庫”表示倉庫、存放重要物品的地方。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作為一名公務員,你要時刻記得自己是正庫,不能有任何貪污受賄的行為。
2. 領導應該是正庫的典范,不能有任何不廉潔的行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正庫”這個成語與一個保管重要物品的倉庫聯系起來,想象自己是一個倉庫管理員,要時刻保持正直、公正、廉潔的品質。可以通過反復閱讀和使用這個成語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廉潔、正直的成語,如“廉潔奉公”、“清正廉潔”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做一個正庫,不要作弊。
2. 初中生:作為學生會的成員,我們要做正庫,不允許有任何貪污受賄的行為。
3. 高中生:領導應該是正庫的典范,不能有任何不廉潔的行為。
4. 大學生:作為年輕一代,我們要努力成為正庫,不被誘惑腐蝕我們的品質。
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們要時刻保持正庫的品質,不為個人利益而違反法律和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