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納
成語(Idiom):滾納
發音(Pronunciation):gǔn n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被人欺壓或侮辱后只能忍氣吞聲,沒有反抗能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滾納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滾”和“納”兩個字組成。其中,“滾”意為滾動,指被人趕走或驅逐;“納”意為忍受,指忍受屈辱或欺壓。滾納的基本含義是指被人欺壓或侮辱后只能忍氣吞聲,沒有反抗能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滾納常用于形容在某種不公平的情況下,被強者欺負而無法反抗的無奈境地。可以用來形容個人在面對權勢者或有權勢的人時,只能默默忍受屈辱,無法反抗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滾納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當時,齊國的公子納悔過自新,但他的過去行為仍被人所記恨。有一次,他去拜訪齊國的大夫晏嬰,晏嬰卻對他十分冷淡,不予理睬。公子納心中非常委屈,但他只能默默忍受,沒有反抗的能力。后來,人們用“滾納”來形容像公子納一樣忍辱含冤、無法反抗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滾納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滾”和動賓短語“納”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里被人欺負,卻只能滾納忍受。
2. 面對權貴,他只能滾納,無法反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滾納”與被迫滾下山坡的形象聯系起來,形象地表示被迫接受屈辱的情況。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忍氣吞聲”、“默默忍受”等,以擴大詞匯量并加深對含義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被同學欺負,只能滾納忍受。
2. 初中生:在學校里,他被老師指責,卻只能滾納。
3. 高中生:面對社會的不公平,他只能滾納,沒有反抗的能力。
4. 大學生:在實習期間,他被上司欺壓,只能滾納忍受。
5. 成年人:在工作中,他被同事排擠,只能滾納,無法反抗。